聚焦中国科幻研究前沿进展,这个发布会有四项最新成果!
发布日期:2025-04-14 02:17    点击次数:102

2025年3月29日下午,“2025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果发布会”在北京首钢园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主办,北京中关村通力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特别支持。专家学者、从业人士齐聚一堂,围绕中国科幻产业发展、中国科幻产业消费市场、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传播、中国科幻技术装备四个方面发布相关报告,共同见证中国科幻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前沿进展。

一群人在开会 描述已自动生成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岩详细解读了《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他指出,科幻产业的营收波动是行业发展中的自然现象,当前整体趋势向好,技术创新不断丰富产业形态。除了成熟的领域外,舞台剧、剧本杀等新兴板块也在快速成长,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尽管目前营收数据令人鼓舞,但我们更应关注衍生品市场等科幻产业领域可资拓展的空间巨大。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玲发布《2025中国科幻产业消费市场报告》。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中国科幻作品内容质量、表现力与原创性方面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在时空想象、未来城市等元素上,反映出公众对作品思想深度与艺术表现的高度期待。消费者普遍对中国科幻产业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尤其对资金投入与产业宣传呼声强烈,表现出对科幻产业创新与突破的迫切需求。报告指出,科幻消费不仅是休闲娱乐,更承载着认知提升与沉浸体验的深层动机,凸显科幻文化在科学素养、视野拓展及哲学思考上的独特价值。尽管如此,科幻市场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尤其在年轻群体和高收入阶层中,消费频次与参与度仍有提升空间。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发布《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传播报告(2022—2024年)》,报告显示,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整体热度飞速攀升,巴西市场断层领先;科幻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其中游戏表现最为抢眼。2022至2024年间,海外新兴市场媒体报道数量呈下降趋势,对中国科幻的报道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偏好。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崔亚娟发布《2025中国科幻技术装备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科幻技术装备产业的营收总额达275.07亿元,显示出技术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特效制作和云技术成为核心技术驱动力。报告特别指出,2024年是中国科幻产业从“内容爆发”迈向“技术驱动”的关键节点。未来,随着中国科幻产业规模持续延拓,科幻技术装备领域的贡献率有望增长。细分领域如脑机接口交互设备、量子计算辅助内容生成或将迎来爆发点,重塑科幻体验边界。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王春法肯定了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在智库建设等方面的成就,特别是《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的研制工作。王春法认为,当前科幻产业发展面临三项核心任务:首先,回应时代的召唤,探索科幻产业作为创新形态在时代变革中的独特使命;其次,需审视技术革新对科幻产业的深远影响,构建科技与产业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机制;最后,要建立健全的科幻产业生态系统,推动提升中国科幻的全球影响力。在全球文化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科幻作为具有高度拓展性的文化形态,不仅是国家叙事能力的核心载体,更是塑造未来文化景观的关键力量,亟待我们进行深远的思考与战略布局。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监事长张利洁作会议总结发言,表示本次发布会展示了中国科幻产业的最新研究成果,还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探讨了科幻事业与产业发展的前沿问题。他表示,《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在未来的研制工作中将在方法论、数据支持和研究领域的深度上不断精进,力求成为科幻研究领域的学术标杆。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也将在未来进一步优化平台建设,致力于打造成科幻学术的高地,成为推动科幻理论研究和创作的核心阵地。(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美莹 通讯员刘祎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